PET面贴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ET)为材料制成的贴面材料,具有环保、耐磨等诸多优点,在家居装饰、标签贴纸等领域应用广泛。那么,PET面贴的生产工艺需结合材料特性与应用需求,涵盖从原料处理到成品检验的多个环节。以下是其常见生产工艺的详细介绍:

一、原料准备与预处理
原料选择
主原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ET)树脂,需选择高纯度、低杂质的食品级或工业级原料,确保透明度、力学性能及环保性。
根据需求添加助剂(如抗氧剂、紫外线吸收剂、色母粒等),以改善耐候性、颜色稳定性或抗刮擦性能。
原料干燥
PET 树脂易吸潮,需在干燥设备(如结晶干燥机)中进行预处理,通过加热(约 150-180℃)和通风去除水分,避免成型时出现气泡、开裂等缺陷。
二、薄膜成型工艺
1. 挤出流延法(常用工艺)
流程:
熔融挤出:将干燥后的 PET 原料投入挤出机,经高温(260-290℃)熔融后,通过螺杆挤压至模头。
流延成型:熔融物料从模头狭缝挤出,形成片状熔体,直接贴附在冷却辊上快速冷却固化,形成厚度均匀的 PET 薄膜。
牵引与切边:冷却后的薄膜经牵引辊拉伸定型,去除边缘毛边,形成平整的基膜。
特点:生产效率高,薄膜厚度均匀(通常 0.05-0.3mm),表面光洁,适合大规模生产。
2. 双向拉伸法(BOPET)
流程:
铸片:先通过挤出流延制成厚度约 1-2mm 的铸片(未拉伸的 PET 片材)。
纵向拉伸(MDO):将铸片加热至玻璃化转变温度(约 80-120℃),通过拉伸辊进行纵向(机器运行方向)拉伸,拉伸比通常为 3-5 倍,提高纵向力学性能。
横向拉伸(TDO):经纵向拉伸的薄膜进入横向拉伸机,加热后在横向(垂直于机器方向)通过夹具拉伸,拉伸比约 3-10 倍,进一步改善横向强度与平整度。
热定型与冷却:拉伸后薄膜在高温(约 200-230℃)下热定型,消除内应力,最后冷却收卷。
特点:薄膜强度高、透明度好、尺寸稳定性强,适用于高端标签、装饰面贴等场景。
三、表面处理工艺
电晕处理
通过高压电晕放电,使 PET 薄膜表面产生活性基团(如羟基、羧基),提高表面张力,增强后续印刷、涂胶或覆膜的附着力。
硬化处理(抗刮擦处理)
在 PET 薄膜表面涂覆一层 UV 硬化涂层(含丙烯酸酯类树脂、光引发剂等),经 UV 光固化后形成坚硬透明的保护层,提升耐刮擦性能(硬度可达 2H-4H)。
抗指纹处理(AF 处理)
涂覆含氟聚合物涂层,通过降低表面能,使指纹油脂不易附着,且易擦拭,常用于高光面贴或电子设备面板。
哑光 / 肤感处理
通过添加哑光剂(如二氧化硅微粉)或调整涂层工艺,使表面形成细微凹凸结构,降低光泽度,获得哑光或类似肌肤的柔滑触感。
四、印刷与图案成型
印刷工艺
凹版印刷:适用于大批量、高精度图案,油墨填充于凹版网点中,转印至 PET 薄膜,色彩鲜艳、耐摩擦。
丝印(丝网印刷):适合厚墨层印刷,可实现立体图案或特殊效果(如磨砂、夜光)。
数码印刷:通过 UV 墨水直接喷印,适合小批量、个性化定制,图案灵活可变。
图案处理
可通过烫金、烫银工艺添加金属质感图案,或通过压纹辊压制纹理(如木纹、石纹),提升装饰效果。
五、复合与贴合工艺
与基材复合
若 PET 面贴需用于家具门板、墙面等场景,需与基材(如密度板、胶合板、PVC 板)复合:
热熔胶贴合:在 PET 薄膜背面涂覆热熔胶,加热后与基材压合,固化后形成牢固结合。
溶剂型胶贴合:使用聚氨酯胶或丙烯酸胶,涂胶后与基材压合,通过溶剂挥发固化,贴合强度高。
无胶复合(挤出复合):通过挤出热熔胶膜(如 EVA、POE),在熔融状态下将 PET 薄膜与基材压合,环保性好。
多层复合结构
为提升性能(如耐候性、阻燃性),可复合多层材料,例如:PET 薄膜 + 印刷层 + adhesive 层 + 保护层,或 PET 薄膜 + 铝箔层(用于防潮)。
六、模切与分切
分切
将大卷 PET 面贴按需求尺寸分切成小卷,便于后续加工或包装。
模切
通过模具冲压,将 PET 面贴加工成特定形状(如标签、异形贴纸),常用于标签贴纸、装饰贴片等场景。
七、检验与包装
质量检测
外观检测:检查表面是否有划伤、气泡、色差、图案偏移等缺陷。
性能测试:包括附着力测试(百格测试)、耐刮擦测试(硬度笔检测)、耐候性测试(紫外线老化、高低温循环)、环保检测(甲醛、VOC 释放量)。
包装
成品按规格收卷或裁切后,用 PE 膜包裹,防止灰尘、划伤,外用纸箱或木箱包装,注明规格、数量及使用说明。
八、特殊工艺拓展
3D 成型工艺:通过热压或真空成型,将 PET 面贴加工成曲面造型(如弧形门板贴面),需配合模具加热软化 PET 薄膜后定型。
抗菌处理:在涂层中添加银离子抗菌剂,赋予面贴抗菌功能,适用于厨房、卫浴等场景。